从MBC电视剧‘去月球’到Netflix新系列‘一切都会实现’,‘K剧’们卷入了意想不到的‘文化敏感性不足’争议。
MBC新金土剧‘去月球’于9月19日首播,制作组在20日公开了第一支预告片,正式开始宣传活动。
‘去月球’讲述的是三位无法仅靠工资生存的草根女性投身于币圈投资的超现实生存故事。制作团队制作了第一支预告片,模仿1980-90年代非常受欢迎的冰淇淋广告,旨在向记得那个时代广告的观众传达共鸣和笑声,而对不熟悉的观众则提供强烈的上瘾感,留下深刻印象。

然而,制作组的意图只成功了一半。虽然传达了作品特有的幽默‘B级代码’,但问题在于同时卷入了‘种族歧视争议’。穿着阿拉伯风格服装跳搞笑舞蹈的李善彬、拉美兰、赵雅岚,以及头戴头巾加入‘麻花舞’行列的金英大,他们的形象被指责为对阿拉伯文化的嘲弄。尤其是随着‘K-POP’和韩流带来的‘K剧’成功,全球对K内容的关注集中,接触到该预告片的阿拉伯观众的反对声愈发强烈。
实际上,通过社交媒体接触到这一事件的许多阿拉伯观众表示:“混合两种文化,形成刻板印象并嘲弄是无礼且荒谬的种族歧视。”不仅是阿拉伯观众,国内观众也对文化敏感性不足和种族歧视的视频表示共鸣,批评道:“如果在美国电视剧中穿着和服,头戴帽子,脚穿缠足,举着北韩的旗帜跳舞,肯定会被骂。”
随着争议的加剧,MBC最终删除了有争议的预告片,并表示:“最近公开的电视剧‘去月球’的预告是基于本剧的故事背景为制糖公司,模仿1980-90年代的著名冰淇淋广告制作的。在这个过程中,未能考虑到对其他文化的立场。目前该视频已全部删除。”并表示:“今后将更加细心和谨慎,注意避免造成不适。”

这样的争议蔓延到了10月3日(星期五)公开的Netflix新系列‘一切都会实现’。‘一切都会实现’讲述的是千年后苏醒的职业中断的灯神精灵基尼(由金宇彬饰演)与情感缺失的人类佳英(由秀智饰演)之间围绕三个愿望展开的零压力、知味生死的浪漫喜剧。
金宇彬饰演灯神的精灵‘撒旦基尼’,秀智则变身为奇异而美丽的灯的新主人‘佳英’,展开无与伦比的魔法般的浪漫。‘更荣耀’之后再次与Netflix合作的作家金恩淑与金宇彬、秀智的合作在播出前就引起了热烈关注,但来自伊斯兰文化圈的观众对金宇彬所饰演的角色是撒旦且名字为‘伊布利斯’提出了问题,指出其‘缺乏宗教和文化敏感性’。
伊布利斯(iblis)的词源与撒旦相同,意为‘诱惑和考验人类者’,在伊斯兰文化圈中不仅仅是‘恶魔’,而是可怕和残忍的象征。尽管是全球公开的作品,但将这样名字的存在浪漫化或美化,从宗教的角度来看是不适当的,因而引发了对文化敏感性不足的批评。
不过,对于‘一切都会实现’的看法却各不相同。因为在许多作品中,已经出现了借用基督教传说中堕落天使的恶魔‘路西法’这一名字的角色。无需追溯到很久以前,最近全球广受欢迎的Netflix‘K-POP恶魔猎人’中,男主角真宇不仅是一个猎取人类灵魂的恶灵,他所属的团体也以韩国神话中的死神‘地狱使者’的名字命名为‘死神男孩’,因此认为问题不大的人也不在少数。反而有观点认为这是对‘K剧’的其他文化圈的过度干预和问题提出,制造争议。
然而,围绕‘去月球’和‘一切都会实现’的争议,反过来证明了全球观众对‘K内容’的关注和在全球内容市场中的影响力。随着创作自由与文化尊重之间的‘平衡’在内容制作中成为重要议题的可能性越来越高,文化敏感性的缺失可能导致信任问题,因此制作组需要更深入的事前思考。
[金璧娜 MK体育记者]